
13637597095
13637597095
时间:2021-12-26 点击数:
一、园林树木生长的土壤条件。实行土壤管理之前,首先应当仔细分析园林绿化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,然后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,进行合理的土壤管理。园林树木生长的土壤条件十分复杂、各有特点,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
1、荒山荒地。土壤尚未深翻熟化,肥力低。
2、平原肥土。最适合园林树木生长,但这种条件不多。
3、水边低湿地。土壤坚实、水分多、通气不良,北方土壤多带盐碱。
4、煤灰土或建筑垃圾。结构复杂,废弃物垃圾多、肥力差,不适合园林绿化树木生长,需换土。
5、市政工程施工后的场地。土壤紧实坚硬、通气不良、肥力低。
6、人工土层。土层厚度受局限,没有地下毛细管水的供应,土壤易干燥,温度变化大,腐殖质形成缓慢,需选择保水保肥能力强的轻质材料的人工基质,并增施有机肥。
7、沿海地区土壤。沙土盐分排出快;黏性土会长期残留海水中的盐分,应设法排洗盐分,施有机肥。
8、工矿污染地。常含有害成分,不适合大多数绿化树木生长,可选抗性强的绿化树木或更换土壤。
9、紧实的土壤。城市中土壤多为紧实土壤,密度大、易板结、通透性不良,不利于绿化树木生长。
此外,还有盐碱土、重黏土、沙砾土等,在种植前应进行改良。
二、树木栽植前的土地平整
土地平整,即土壤的改良和土壤管理,是保证树木成活和健康生长的有力措施。土地平整既要严格细致,又要因地制宜,应结合地形进行。一方面满足绿化树木的生长要求,另一方面注意地形、地貌的美观和设计上的要求,在栽植地被与乔灌木的地方,土地平整工作应分两次进行,第一次是在栽植乔灌木以前,第二次是在铺植地被之前。
(1)土地平整季节。土地平整季节的早晚直接影响土地平整效果。一般情况下应提前土地平整以便发挥蓄水保墙的作用,保证植树工作及时进行,尤其在干旱地区更要注意这点。一般在植树前3个月进行,最好经过一个雨季,如果现整现栽,效果不佳。
(2)不同地区土地平整工作的特点。园林土地平整工作的方法与要点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。
1、一般平缓地区的土地平整。对8°以下的平缓地,可采取全面土地平整的办法。
根据树木种植必须达到的最低土层厚度要求见表6-1,通常多翻耕30cm的深度,对于重点布置地区或深根性树种栽植地可以多翻掘50cm深度,并施有机肥改良土壤。平地土地平整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利排水。
2、市政工程场地和建筑地区的土地平整。要注意清除所有的建筑垃圾,并在缺土处换入肥土;在土地平整的同时将踏实的土壤挖松,并据设计要求处理地形。
3、带盐碱的低湿地区的土地平整。通常应在植树的前一年就进行土地平整。每隔20m左右挖一条深1.5~2.0m的排水沟,并将掘起的表土翻到一侧培成珑台。经过一个生长季的雨水冲洗,盐碱少了,杂草腐烂了,土质疏松了,不干不湿即可在城台上植树。
4、新堆土山的土地平整。人工新堆的土山要令其自然沉降,然后才可土地平整植树。因此,通常在土山堆成后,至少经过一个雨季才能土地平整。人工土山不能太陡,全是疏松新土,可按设计进行局部自然块状土地平整,不必全面土地平整。